【那一年的這一天】1995.6.7史上第一人!台灣總統李登輝訪美

即使是在冷戰時期,美軍駐防台灣的盟友時刻,統治台灣的兩蔣也沒做到過。1995年6月7日至12日,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,成功地踏上美國土地訪問母校康乃爾大學,而這項外交突破為台灣帶來的影響,一直綿延到今日。

在1990年代冷戰結束,東歐民主化、兩德統一與蘇聯瓦解,國際情勢劇變,民主化的風潮襲捲歐洲,美國則成為國際唯一的超級強權。而在89年,中國才發生「六、四」事件,全國陷入鎮壓的封閉氣氛,在外則有各國經濟制裁,迫使中國必須與西方採取交好,並積極向台灣採取較懷柔的政策。

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發表講話,重新樹立經濟發展至上的開放政策,也為兩岸一連串的官方接觸鋪了溫床,1993年的「辜汪會談」說明了中國戰略的成功。然而,中國在台灣的「突破」不僅對好不容易因解嚴與民主化逐漸形構的台灣「國家認同」造成衝擊,為統派注入強心針,也使得美國注意到處在戰略地位的台灣若從此親中「一去不歸」,破壞「現狀」,將有損其國家利益。

當時的柯林頓政府對於中國從強硬轉採友善政策,加強中美往來,但另一方面也打「人權牌」、「民主牌」,這和台灣的民主化正好契合,而台灣即將面對的將是1996年的第一次總統民選,在國際間更吸引不少注意:這為李登輝總統訪美成功帶來了契機,當時透過台美人團體、友台國會議員與公關公司的運作,讓整個美國政界對台灣充滿了某種友善的期待。

1995年5月,開花結果的時刻到了。年初,台灣的駐美代表魯肇忠領銜,與美國國務院,就李登輝訪美一事開始進行談判,幾個月下來,國務院逐漸扛不住國會及輿論的壓力,國務卿?克里斯多福只好打「中國牌」搪塞,在當年度4月以非正式方式,向中國副總理錢其琛表達美方不支持李登輝訪美的立場,然而此舉造成反效果,有台美人痛批美國「出賣台灣」之舉,國會也無法接受。

當時,眾議院以三百九十六票對零票、參議院以九十七票對一票贊成發給簽證,更是明白的立場表達。國務院最後將准許與不准許兩案同時提交白台中水晶宮,交由總統柯林頓做最終決定。柯林頓決定批准李登輝以私人身份到訪美國,隨即引來中國抗議,但卻莫可奈何,只能靜觀李登輝訪美的事態發展。

根據已故的AIT理事主席白樂崎(Natale Hans Bellocchi)回憶:「李總統一行人在當年六月七日抵達洛杉磯機場的貴賓航站。當天沒有媒體到場,也沒有盛大的歡迎活動,前來接機的只有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駐洛杉磯辦事處的人員、駐美代表伉儷與我和內人,以及洛杉磯市政府和加州州政府的代表。國務院指派了幾位外交安全人員在訪問期間全程隨行」。

「在洛城警方的護送開道下,車隊抵達洛城近郊的一家飯店。出乎所有人意料,一小群手持中華民國國旗等一應物件的台灣僑界熱心人士,已經在飯店門口等候。較諸幾年前的那位學者,如今更具政治人物身分的李總統,開心地走進人群當中。此舉讓台灣和美國的安全隨扈大為吃驚,只好跟著走入人群保護他」,白樂崎在文章中如此描述。

當天李登輝在飯店內謹慎接見了洛杉磯地區的中國僑界組織領袖,隔天一早出發前往紐約州雪城。如此低調一則為李登輝對重回美國心中感觸深刻,一則成就訪美第三天在康乃爾大學歐林講座那篇充滿爆炸力的演說「民之所欲、長在我心」的高度反差。演說台灣的經濟發展提及民主成就,更進一步地提到台灣的國際角色,成為台灣外交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宣傳,也為元首外交與往後「過境外交」立下典範。

演說中提到「中華民國在台灣」成為溫和的獨派與國民黨本土派日後為「台灣認同」搭起的橋樑,而這樣的論述也更明確在台灣的政府走的不是「兩個中國」而是「一中一台」,確立台灣主權獨立,「台灣正名」更跨越國際參與,成為日後外交政策努力的明確目標。

史無前例的外交成就導致中國的報復與退卻

白樂崎在日後回憶中提到,「歐林講座是訪問之旅的高潮。李總統以英文演講,時間掌握和咬字發音均屬一流。對在場觀禮的我們這些人來說,在經歷這一切的波折後,那一刻確實令人難忘」。當然,演講之後的震盪效應讓中國大不悅,發動了二次的「飛彈危機」。

從當年7月21日至28日間,解放軍舉行飛彈演習,朝向距離基隆港約56公里的彭佳嶼海域附近試射,之後至11月又發動一連串的演習。而美國則在12月19日,指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通過台灣海域,一時間戰雲密佈。隔年3月23日台灣舉行首度總統民戰,中國軍隊又在3月8日至3月25日期間進行第二次飛彈試射,美國則是從3月11日開始,再度由波斯灣加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前往台灣東部海域,預定與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會合,但最後中國接受台灣選舉結果,選擇做了一次「小雞」而未發動戰爭與美軍硬拼。

李登輝訪美從外交戰一路進行到美中的軍事對抗,最後更扯出「間諜戰」。解放軍當時看來聲勢浩大但選擇在美國海空優勢之前退卻,也是因演習消息走漏,終究回到外交舞台上繼續和美國周旋。不過有美國學者指出,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在1997逝世,96年中共內部陷入權鬥而自顧不瑕,各方人馬表功亂鬥,沒有鄧小平的御批也不想先妄動。而鄧自己卻又說過「和平統一、一國兩制」的金句。

事後台灣與中國關係當然也一度停擺,但鄧死後,98年辜汪二會終又再搭上線。然而,在李登輝事後透露中共當年演習是「啞巴彈」,中共接獲密報抓出了解放軍裏的台諜 ,少將劉連昆與退役大校邵正宗在99年被中共處死。而密報的潛台共諜李志豪之後雖被查獲判刑,仍在2015年「馬習會」之後,透過兩岸交換「換俘」條件重獲了自由。

【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】

台灣大百科全書_李登輝訪美

維基百科:1995年李登輝總統康乃爾大學之行

自由時報《白樂崎專欄》1995年李登輝康乃爾之行回顧

Taiwan President Lee Teng-hui to Give Olin lecture at Cornell University, USA June 9, 1995

旺報:台海危機衝突主因 美大使解密

BBC:台灣國防部證實兩岸被關押間諜獲釋

影片:1995李登輝總統美國演講:民之所欲 長在我心
arrow
arrow

    hn757311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